近日,无机化学研究所贾春江教授与中科院上海光源装置能源与材料部司锐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将催化剂“构效关系”研究与同步辐射原位X射线技术紧密结合,在一氧化碳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方面取得进展,提出了对氧化铈负载的纳米铜催化剂活性结构物种进行甄别的一种有效表征方法,相关论文已发表在国际催化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催化》(IF=7.6)杂志上(ACS Catalysis, 2015, 5, 2088-2099
Update: 2015年03月05日
日前, 我院材料化学研究所熊胜林教授课题组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新材料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首次利用简单的水热法合成了具有假六方对称的正交相Co3V2O8·nH2O空心六方棱柱形纳米铅笔, 并对该新相的XRD进行了指标化, 该研究成果以《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unique hollow hexagonal prismatic pencils of Co3V2O8
Update: 2015年09月11日
近日,无机化学研究所贾春江教授与德国马普煤炭研究所Ferdi Schuth教授课题组合作,在钴基氧化物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一氧化碳氧化反应构效关系研究工作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Highly Ordered Mesoporous Cobalt Containing Oxides:Structure, Catalytic Properties, and Active Sites
Update: 2015年09月21日
近期,我院佟振合院士团队徐政虎副教授课题组在铜催化的“点击反应”方向上取得重要成果,相关论文以“Copper(I)-Catalyzed Interrupted Click Reaction: Synthesis of Diverse 5-Hetero-Functionalized Triazoles”为题,于11月27日在线发表于化学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Update: 2015年11月30日
近日,我院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郝爱友教授课题组在超分子动态自组装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论文以“Superstructure Formation and Topological Evolution Achieved by Self-Organization of a Highly Adaptive Dynamer”于2016年1月12号在线发表于顶级化学杂志《美国化学会 纳米
Update: 2016年01月21日
近日,我院孙頔副教授课题组在多核金属簇合物组装机理的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以“HierarchicalAssembly of a {MnII15MnIII4}Brucite Disc: Step-by-Step Formation and Ferrimagnetism.”为题,在线发表于化学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2016, DOI: 10.1021
Update: 2016年02月03日
近日, 我院钱逸泰院士团队熊胜林教授课题组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微孔和空心孔径结构并存的一维管状碳材料为载体,成功的应用到锂硫电池的研究中。相关研究成果以“Hierarchical Carbon Nanotubes with a Thick Microporous Wall and Inner Channel as Efficient Scaffolds
Update: 2016年02月29日
近日,化学与化工学院钱逸泰院士团队杨剑教授课题组在高性能锂/钠离子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方面获得重要进展。论文以“Double-Walled Sb@TiO2−x Nanotubes as a Superior High-Rate and Ultralong-Lifespan Anode Material for Na-Ion and Li-Ion Batteries”为题,在线发表于材料领域顶级
Update: 2016年03月07日
近日, 我院钱逸泰院士团队熊胜林教授组在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以乙二胺同时充当还原剂及功能化试剂,通过低温水热法一步合成单分散SnS2超细纳米晶均匀生长在胺功能化石墨烯表面的复合材料(SnS2 NC/EDA-RGO),以该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组装半电池, 该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长循环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以“Enhancing the cycling stability
Update: 2016年03月15日
近日,我院无机所贾春江教授课题组和上海应用物理所司锐研究员课题组、中国科技大学马超博士合作,在二氧化铈负载的亚纳米级铁氧团簇(subnanometer cluster)催化剂的合成及在催化费托合成反应的构效关系方面取得进展。其研究结果以全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催化领域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催化》(ACS Catalysis, 2016, 6,3072-3082)。 由于高比例的暴露的界面活性位点,亚
Update: 2016年04月19日
近日,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人杰课题组获得了小尺寸、薄壳、高界面晶胞利用率的MnO2空心纳米气球,确定了其结构,揭示了在催化方面的优异性能。论文以“Inflating Strategy To Form Ultrathin Hollow MnO2 Nanoballoons” 为题,发表于国际纳米领域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纳米》 (ACS Nano,DOI: 10.1021
Update: 2016年06月12日
近日,我院电化学在电化学能源存储的研究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相关论文以《Cation Intercalation in Manganese Oxide Nanosheets: Effects on Lithium and Sodium Storage》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6, DOI: 10.1002/anie.201605102)上。论文
Update: 2016年07月23日
化学与化工学院佟振合院士团队的王一峰课题组取得系列研究进展,并在化学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2016, DOI:10.1021/jacs.6b06290;IF=13)以“Water-Soluble Pentagonal-Prismatic Titanium-Oxo Clusters”为题,报道了新型金属氧化物结构。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预晶核在晶体生长
Update: 2016年09月05日
近日,化学与化工学院钱逸泰院士团队杨剑教授课题组在高性能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方面获得重要进展。论文以“Mesoporous Amorphous Silicon: A Simple Synthesis of a High-Rate and Long-Life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为题,作为HOT PAPER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Update: 2016年10月18日
近日,我院无机所贾春江教授课题组和上海应用物理所司锐研究员课题组、中国科技大学马超博士合作,在纳米金催化剂催化室温一氧化碳氧化反应过程中地活性位点指认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研究结果以通讯的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 7, 13481 doi: 10.1038/ncomms13481 (2016).)。 负载在可还原性载体上的小尺寸的金物种,由于其
Update: 2016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