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充分展示学院学生健康健美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崭新精神风貌,现将举办化学与化工学院第十六届春季田径运动会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比赛时间、地点: 1.时间:2025年3月30日 2.地点:中心校区田径场 二、参加单位: 以学院各班级为单位报名参加。 三、竞赛分组: 学生男子组、学生女子组 四、报名资格与参赛办法: 1.凡拥有化学与化工学院正式学籍
Update: 2025年03月12日
为凝聚师生力量,共建安全、进取的学院新风,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化学与化工学院紧扣学科特色与学生需求,于新学期初开展“新风聚力月”系列活动,聚焦安全教育、学风建设,分层分类推进育人工作,为新学期学生发展保驾护航。 多维安全筑基,构建平安育人新体系。学院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开展线下年级大会的形式将安全意识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以实验室和宿舍安全为核心,开展危险材料应急处理培训、规范操作
Update: 2025年03月10日
一、报告时间 2025年3月21日下午15:00 二、报告地点 生命北楼一层报告厅(118房间) 三、报告题目 协同识别导向的超分子催化 四、主讲人介绍 王其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学院分子识别与功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3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2008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导师:王梅祥院士),2008-2013年在美国堪萨斯
Update: 2025年03月17日
3月12日,化学与化工学院、山大附中联合召开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座谈会。山大附中校长赵勇,附中党委副书记、执行校长郑廷伟,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侯兴合,常务副院长贾春江出席会议。 侯兴合在致辞中说,加强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对培养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期待双方建立全面合作机制,共同培养优秀人才。 贾春江介绍了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情况,表示要充分发挥化学一流学科优势
Update: 2025年03月14日
Update: 2025年03月17日
Update: 2025年03月21日
Update: 2024年03月12日
为提升学院国际化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学习平台,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根据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签订的3+1+1学生联合培养协议以及对方学校通知,现面向大三(2022级)学生开始项目申报选拔工作。请感兴趣并符合条件的同学了解报名要求,准备报名材料。 一、项目信息 (一)学校介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大)是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学,有3万5千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布
Update: 2025年03月21日
3月23日,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北京校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 会前,1977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向学院成立北京校友会表达了美好祝愿。1979级校友、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郭广生,1980级校友、山东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王琪珑,山东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建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学院党委书记侯兴合和山东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隋佳桐出席会议。学院在京校友
Update: 2025年03月26日
Update: 2025年03月21日
Update: 2025年03月25日
近年来,化学与化工学院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推进博士后队伍建设,博士后人员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已成为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生力军。 人才培养全链条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淬炼“教育强国”尖兵队伍。学院党委坚持把提高政治能力放在第一位,一方面抓好博士后合作导师队伍建设,认真开展导师思想政治工作,精心策划实施“春风化雨”教师工作坊系列活动,举办“强基先锋”讲坛,大力弘扬
Update: 2025年04月01日
3月27日,化学与化工学院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学院班子成员、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代表等参加会议。学院党委书记侯兴合主持会议并作动员讲话。 会议传达学习了学校有关通知精神,研究通过《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并结合学院实际作出具体安排。 会议强调,学院全体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这次学习教育
Update: 2025年03月31日
姓名 职务 工作分工 王琪珑 院长 主持学院行政工作。 侯兴合 党委书记 主持学院党委工作。负责统战工作。 贾春江 常务副院长 负责学院日常行政工作;分管学科规划及建设;科研工作;招生拓展工作(A角);财务工作;人事、人才及博士后工作。 刘 红 正处级 辅导员 专职学生辅导员;负责工会工作。学院安排的其他工作。 孙国翠 党委副书记 牵头学生工作,具体负责本科生教育管理;纪检工作;计划生育工作
Update: 2017年05月17日
以近乎零排放为标签的绿色甲醇和绿氨是关键能源化学品,其主流合成工艺依赖高温、高压的严苛条件。10月14日,记者从山东大学获悉,该校化学与化工学院邓伟侨教授团队实现了常温常压制取绿氨与常温制取绿色甲醇的突破。两项成果于近日连续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邓伟侨教授告诉记者,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氢、绿醇、绿氨、绿酸等关键能源化学品,是串联可再生能源存储、温室气体资源化利用与传统产业低碳
Update: 2025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