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举办化学与化工学院第二届优秀学术成果展的通知》要求,经学生展示、学院评审,现将化学与化工学院第二届优秀学术成果展获奖公示如下: 专业 学号 姓名 获奖情况 物理化学 202020293 陈松 一等奖 物理化学 201920271 胡凌飞 一等奖 物理化学 202112187 华纪飞 一等奖 物理化学 201920267 李美平 一等奖 无机化学 201912063 温宁 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7日
4月7日至5月11日,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开展了“春日繁花,企‘化’未来——化院师生名企行”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百余名师生分批次前往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诚创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调研考察,切实推进院企协同合作,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提升学院育人质量。 院企合作,共育人才。在与万华化学集团的座谈会上,万华化学集团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7日
5月13日,化学与化工学院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中心党支部、实验教学中心党支部赴滨州邹平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邹平市政协副主席田德民,邹平市长山镇党委书记赵涛、镇党委副书记董刚出席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在位于长山镇长山中学的黑铁山战役纪念馆,党员同志们深入了解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故事,缅怀英雄先烈马耀南同志;在“红色醴泉立新思源教育实践基地”参观青阳镇第一个党支部旧址,了解张永中烈士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9日
近日,“强基先锋”讲堂第四场报告会成功举行。化学与化工学院测试中心支部书记冯磊和胶体中心支部书记王旭主持报告会。胶体中心与测试中心的8位教授代表作专题报告,强基计划班、化学基地班和泰山学堂化学取向的部分学生参加报告会。 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陈代荣教授作开讲致辞,他说,“强基计划”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希望同学们深刻理解核心技术发展与关键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努力学习打好专业基础,立志为国家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2日
近日,化学与化工学院2020级强基班本科生、熊胜林教授课题组王宇利用石墨烯自发耦合衍生的空间限域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种硼掺杂石墨烯负载具有核壳异质结构的硼化镍纳米颗粒组装的复合结构材料(Ni3B/BG,图1),将其作为锂硫电池中隔膜的修饰层,为硼化物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该研究成果以“Binary Sulffphilic Nickel Boride on Boron-Doped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9日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李跃辉 研究员 报告名称:碳中和背景下的CO2高值化利用 报告时间:2023年5月23日下午16:30 报告地点:化学老楼102室 报告人简介: 李跃辉,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 2005年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2010年博士毕业于上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2日
5月16日-17日,化学与化工学院举办油基钻井液体系构建、机理及含油固废资源化处理研讨会。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服”)油化研究院副院长兼首席工程师耿铁、油生研究院首席采油工程师刘文辉,学院党委书记侯兴合,学校服务山东办公室副主任王震,及学院油田化学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生50多人参加研讨。副院长徐政虎教授主持研讨会。 会上,侯兴合介绍了化学与化工学院学科建设、人才队伍、人才培养、科研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3日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4日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2日
为更好地利用我校优质资源,服务于国家人才战略,坚持立德树人,促进校际交流,根据教育部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现将2023—2024学年接受国内访问学者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接受对象 国内访问学者接受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2 年以上的在职教师,或科研院所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工作 2 年以上的研究人员,并符合以下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基础理论和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5日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4日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4日
针对国家能源战略重大需求,候选人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做好教学与科研工作,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取得富有成效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师生共同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贰等奖。以人才培养为重要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积极性,注重学术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和影响力,培养造就思想端正、专业素养高、科研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毕业生获得山东大学校长奖、山东省优秀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奖等荣誉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1日
佟振合院士领导的“金属催化和光催化”团队的科研骨干成员包括4名国家四青人才,1名泰山学者:孙頔教授(国家优青)、王一峰教授(国家优青)和 孔令兵教授(青年拔尖)、刘磊(国家优青)、徐政虎教授(泰山学者)。团队以发展新型的金属催化、光催化等多元协同催化体系为研究目标,具体研究方向包括:(1)金属簇合物的合成、结构、组装机理及其光、电、磁等性质及其光、电催化反应探究;(2)新型多金属团簇材料的超分子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