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至9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油田胶体化学联合实验室学术交流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化学新楼二楼会议室举行。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服”)油化事业部副总经理兼油化研究院院长卜继勇、油化研究院副院长兼首席工程师耿铁、首席工程师苗海龙,山东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兼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胡大伟、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徐政虎出席会议。学院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化学与化工学院孙德军教授主持。
胡大伟介绍了山东大学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优势,他表示,希望在“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油田胶体化学联合实验室”的基础上,由点及面,进一步推动山东大学其他专业领域与中海油服的合作。
卜继勇介绍了中海油服实际作业问题与基础胶体与界面化学学科问题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说,要想解决实际“卡脖子”问题,必须从基础学科问题出发,从根源上解决难题。期待双方继续保持定期交流,深入研究油基钻井液用各类添加剂作用机制,从学科角度出发解决实际作业问题。

山东大学油田胶体化学团队孙德军教授、侯万国教授、苑世领教授、谭业邦教授和李洪光教授围绕“油基钻井液的构建与清洁生产”、“油基钻井液用有机土及聚合物类添加剂制备和应用”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在油田中的应用”等主题作了精彩报告。耿铁介绍了实际作业过程中涉及的78项基础胶体与界面化学学科问题,双方进行研讨交流,达成广泛共识。
会上,孙德军教授与硕士生任舒婷还作了拟立项课题预研汇报,卜继勇和苗海龙着重阐明实际作业中“三个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本次会议围绕胶体与界面化学基础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联合实验室未来五至十年内的研究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