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名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名人
学院名人

王文兴

环境化学专家。 1924年11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萧县。1952年 毕业 于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化学系进修二年,前苏联卡尔波夫物理化学研究所进修一年。 现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原副院长;先后组织领导完成国家重大、“六五”至“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多项。主要有:《天津市环境评价与规划》、《兰州光化学污染规律和防治对策研究》、《太原地区大气综合观测研究》、《太原、沈阳环境容量研究》、《华南酸雨研究》及我国酸沉降及生态环境研究、《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国家 937 项目专题)、《绿洲生态环境容载力及生态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赞助项目)、《乌鲁木齐区域环境容载力与城市污染控制对策》(乌鲁木齐市政府特别支持项目)、《哈尔滨生态城市实施规划》等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1项、二等3项、三等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3项等。发表论文110 多篇,编著8部。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蒋民华

晶体材料学家。 1935年8月生于浙江临海。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曾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副校长、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新材料领域第三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材料研究会副理事长、硅酸盐学会晶体生长与材料分会理事长、国际晶体生长组织(IOCG)理事和执委会委员、美国《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主编、美国光学学会资深会员(Fellow)等职。曾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988),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1995、1996),山东省首届科学技术最高奖(2003),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1996),山东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81),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987),全国先进工作者(1989)。1991.11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祖泽

  细胞生物学家。 1935年10月19日生于浙江镇海。1957年 毕业于山东大学。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军队实验血液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院长,中国实验血液学会主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1973年赴英,随国际著名血液学家莱脱(Lajtha L G)教授进修细胞动力学,完成题为《连续照射下造血于细胞动力学》的科学论文,发表在国际放射生物学杂志上。同时出版30多万字的《造血细胞动力学概论》,是我国第一本介绍血细胞生成动力学与造血干细胞研究的专著,成为国内许多年青的实验血液学专家成长与成才道路上的一本启蒙性著作。他和同事们采用天然的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基因作为遗传学标志,结合单个脾结节转移技术,证实了骨髓细胞在照射小鼠脾脏上生成的脾结节是起源于单一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结果。这类细胞不仅具有重建髓系细胞的功能,而且具有重建淋巴细胞的功能,澄清了多年来文献中有关脾结节生成细胞性质的争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造血干细胞群的不均一性的科学依据。在动物和人胎肝细胞性能与移植的实验研究中,比较完整地提出胚胎发育中肝脏造血和造血干细胞的动态变化规律,发现4- 5月龄胎肝中含有最丰富的造血干细胞,以此为理论依据,合作完成世界上首例胎肝移植对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人的成功冶疗。进而,深入研究胎肝中刺激造血、刺激肝细胞生长以及低分子制瘤物等三类因子的纯化及物理学特性。他对造血干细胞的辐射损伤与恢复规律作了深入的研究,较全面地阐明了在低剂量率Y线连续照射下,造血干细胞的辐射损伤程度与累积照射剂量之间存在的双相特征的机理,首次系统地提示了 “ 低剂量率 x 或Y线连续照射下,引起动物辐射死亡所需要的累积剂量,要比较大剂量一次急性照射高许多倍 ” 这一现象的机理。从造血干细胞与造血微环境的辐射损伤研究中,推测了对造血系统的远后效应,这些动物观察结果,已为以后的几起急性或慢性照射引起的事故性放射病人的病程中所证实。他的一些代表性论文在国外杂志发表后,已被不少国内外学者引用。 1988年在国际大剂量辐射生物效应会议上作了题为 “ 长期低剂量率 Y线连续照射对造血干细胞与造血微环境的辐射损伤与恢复 ” 的学术报告,受到日、英、美、德等国专家的高度评价。当年被选为国际辐射研究协会首任中国理事。在国内外杂志上先后发表论文 22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军队科技进步奖等共16项。1995年获光华科学基金奖一等奖。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薛群基              
材料化学专家, 1942 年 11 月 28 日生于山东省沂南县。 1965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 1967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80 - 1982 年美国密执安大学访问学者,从事润滑失效研究工作。现为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机械工程学会、空间科学学会、材料研究学会理事,国际摩擦学会副主席, ACS 、 STLE 会员,是我国材料化学和摩擦化学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他在聚合物摩擦学、陶瓷磨损与润滑、纳米材料和摩擦学、添加剂摩擦化学和新型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方面有丰富的积累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先后参加或主持 30 余项国家重点课题,获国家三等奖及省部级奖励 24 项,发表研究论文 370 余篇,出版专著 3 部,授权专利 19 件。他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和甘肃省劳动模范,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共培养出博士 45 名、硕士 9 名。 1994 年应邀在著名的(美国)高尔登会议上作 “ 陶瓷材料摩擦化学 ” 大会报告。 2001 年 8 月,作为国防科技专家受到江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2002 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逸泰

江苏无锡人, 1962年毕业于 山东大学化学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国际《固体化学杂志》编委。 1982-1985,1989-1990,1992-1993年分别在美国布朗大学和普渡大学从事催化和固体化学研究。 在纳米材料化学制备和超导新材料探索方面有所贡献:在国际杂志上共发表论文 200余篇。发展了溶剂热合成制III-V 族纳米材料技术。 用苯热合成技术制得纳米晶GaN的工作发表在96年《Science》上;另外还在相对较低温和的条件下通过催化还原热解过程成功地合成金刚石粉末,这一成果也发表在98年《Science》上。运用结晶化学原理设计和发现了多种新超导体,发展了超导材料的制备科学:用溶胶法降低了制备温度,制成Hg系新超导体。在200℃以下水热合成铊系超导体。 在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新铜氧化物超导材料探索方面有创造性的贡献。制成了一系列一维纳米材料。 
近年来共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 获得 2001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共发表文章 239 篇, 其中在《 CI 》、《 PhyRev 》、《 Appl Phy Lett 》等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 140 篇, 被国际重要杂志引用 500 余次。1997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兆良

土壤农业化学家 .男,1932年8月21日生。浙江奉化人, 1932年出生于山东青岛 , 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曾任国际土壤学会水稻土肥力组主席、江苏省土壤学会理事长等职。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主委,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兆良院士多年来一直从事土壤 -植物营养化学研究,尤其是对土壤氮素的研究具有很高的造诣。首次对土壤供氮能力进行了定量解析,提出了田面水中铵浓度和光照是决定氨挥发量的主要因素等观点;明确了我国主要种稻区的稻田中氮挥发程度及其在氮肥损失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力求减少施肥后留于田面水中的氮量"的稻田氮肥合理施用原则,为改进稻田氮肥施用技术提供了依据。明确了三熟制中作物的高产对土壤养分供应速率的要求明显高于两熟制,指出了土壤供氮进程与双季稻的需氮特点不相协调,明确了土壤结构是制约供氮早发特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控制氮肥施用量,注意氮与磷、钾和硅等养分协调施用的建议。开拓了我国土壤供氮能力与氮肥施用量推荐研究,为我国土壤氮素研究及氮肥的有效施用作出了重要贡献。朱兆良院士先后主编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和参与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了国家、中科院和江苏省的10项成果奖。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并荣获1993年度陈嘉庚奖农业科学奖。199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计亮年

男,浙江鄞县人,生于 1934 年 4 月 20 日, 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 1959.9-1960.9 南京大学高教部配位化学研究班学习,1956.9-1959.9 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和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和工作,1982.10-1983.11美国 Northwestern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 1975 年 9 月至今在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化学院院长、生物无机化学室主任。 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 现任无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化学会理事长和广东省科协常委,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化学院院长、研究室主任。多年扎实严谨的学习实践使计亮年获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在人工核酸酶体系,氧化酶模型化合物等领域,完成国家基金和省部级基金 16项,解决了国际学术界一直未能解决的多项难题。 在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领域,首次从实验上证明了 "茚基效应",这项成果为用廉价金属锰代替贵金属作为氧化均相催化剂开创了一条新途径。设计和合成了300多个结构新颖具有核酸酶或氧化酶功能的模型化合物,提出了某些模型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规律性 。他先后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奖 8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 主编著作 3 部,发明专利 4 项,发表主要论文 318 篇,论文被引用 690 篇次。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5 项。计教授主讲过无机化学等十门课程 ; 1992 年出版《生物无机化学导论》一书,获 1995 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 2001 年再版);在培养研究生方面, 1997 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2 年至今计教授在国际会议作邀请报告 15 次, 2001 年国家科协授予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3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桂斌

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1957年11月生于山东莱阳,籍贯山东莱阳。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87年、1991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博士学位。现任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化学会ES&T杂志副主编、《环境化学》主编、《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分析化学和环境化学研究。建立了较系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分析方法体系,在新POPs的污染水平、传输与演变趋势、累积机理和毒性效应方面开展了长期研究,为我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目标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发展了系列的色谱与原子光谱联用技术,解决了有机汞、有机锡和有机砷等常见化学形态的分析问题,部分技术实现了产业化。曾获2007年长江学者成就奖、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邓从豪

1920年10月10日生于江西省临川县。195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45-1946年任福建省集美中学教师。 1946-1948年任南昌中正大学化学系助教。 1948-1949年任山东大学化学系助教。 1949-1956年任山东大学化学系讲师。1956年晋升为副教授。 1958-1963年任山东大学化学系副主任。1972-1979年任山东大学光学系副主任、主任。1978年任山东激光学会理事长。1978年创建山东大学理论化学研究室,任室主任、教授。1978-1990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理事会理事。1979-1980年任山东大学化学系主任。1980-1984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84-1987年任山东大学校长。1989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0年任《分子科学学报》(J. Mol. Sci.)副主编。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大为

1963年9月11日出生于河南省社旗县,1984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89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毕业,先后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和梅奥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94年入选首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8年获得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07年获得首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2018年获得ACS Cope scholar award以及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之“物质科学奖”;201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担任Acc. Chem. Res., Nat. Prod. Rep., Adv. Syn. Catal.,Chem. Asia J., Tetrahedron/Tetrahedron Letters 等国际杂志的顾问编委等职务。马大为院士的研究方向为化学生物学导向的有机合成,药物化学。已发表论文300余篇。他发展的偶联反应曾被数千次用于生物活性小分子的创制以及5个药物的工业化生产,发展的抗肿瘤药物曲贝替定的高效合成路线也已进入工业化生产,最近发现的两个激酶抑制剂分别作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肺癌的药物,在欧洲和中国进入了一期临床实验研究。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Copyright © 2018 www.chem.sd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网站管理]
电话:0531-88364464 传真:0531-88564464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院长信箱:yuanzhangmail@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