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硕博导师 >> 博士生导师 >> 物理化学 >> 正文
张树永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01日 08:21    作者:化学与化工学院    点击:[]

【个人简介】

  •  
    姓 名张树永
    性 别
    出生日期1965-09
    学 历研究生
    职 称教授 
    学术身份博导[聘任于2007年]
    行政职务山东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本科生院副院长
    学术团体兼职山东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教指委委员
    研究类别物理化学
    工作单位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研究中心
    电 话0531-88361378
    传 真0531-88364781
    地 址济南市 山大南路27号
    E-mailsyzhang@sdu.edu.cn
  •  【获奖情况】

  • 1992年被评为莱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 1998年被评为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

  • 2003年被评为山东大学青年教学能手;

  • 2006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06年获山东省教育厅实验教学一等奖;

  • 2007年获宝钢基金优秀教师奖;

  • 2007年被评为山东大学优秀教师;

  • 2008年获山东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 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科协大学生科技节先进个人;

  • 2010年被评为中国化学会先进工作者

  • 2014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14年获国家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 【社会兼职】

  • 2003年起任山东化学化工学会理事;2014年起任常务理事;

  • 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 2006年起任《大学化学》编委,2014年起任副主编;

  • 2008年起任山东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组委会主任;

  • 2008年起任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物理化学分论坛召集人;

  • 2008-2013年任济南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2013年起任名誉理事长;

  • 2012年起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第六届科技图书编审委员会委员;

  • 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2015年起担任物理化学教学研究会召集人;

  • 2015年起任《化学教育》编委;

  • 2015年起任《高等理科教育》编委;

  • 2015年起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 2014年起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培训教师。

  • 2016年起任教育部和山东省审核评估工作专家。

  • 2018年起,任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特邀专家。

【学习及工作经历】

  •  【学习经历】

  • 1986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现鲁东大学)化学系后获理学学士学位;

  • 199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获工学硕士学位;

  • 199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 2004年1-5月,在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IUC)做访问学者。

  •  【工作经历】

  • 1986-1989年 任莱阳市第九中学教师;1989-1992年 任山东省莱阳第一中学教师;

  • 1998年 任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讲师,2000年任副教授,2003年任教授,2007年任博士生指导教师

  • 2001-2008年 任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

  • 2008-2012年 任山东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 2010-2015年 任山东大学泰山学堂副院长

  • 2012-2014年 任山东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 2014年起 任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兼任本科生院副院长

【主讲课程】

  • 本科生: 物理化学(2);社会热点的化学视角;  

  • 硕士生: 电极过程动力学

  • 博士生: 电化学进展

  • 曾主讲本科生应用电化学、综合化学实验、化学原理、物理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创新实验等

【研究领域和兴趣】

  • [1] 化学电源新材料新技术:甲酸直接燃料电池, 直接/间接甲酸-甲酸盐燃料电池, 锂离子电池;

  • [2] 电化学合成与制备:电化学合成类金刚石超硬材料,电化学制备特殊结构纳米材料;

  • [3] 金属腐蚀及防护:钢铁、镁、钛合金腐蚀与防护,新型金属表面转化层;

  • [4] 电化学检测:修饰电极、电化学检测原理与技术。

 

【主要论著】

  •  [1] 张树永、贝逸翎、王洪鉴,《综合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8。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

  • [2] 印永嘉、奚正楷、张树永,《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国家精品教材(2010)、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2012)

  •  

【科研项目】

  •  [1] 2007.1-2009.12, “金刚石和类金刚石的常温常压电化学还原合成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73068)

  • [2] 2004.1-2004.12, “以水分子为探针电化学研究聚合物/金属界面性能和损坏动力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75023)

  • [3] 2000.01-2003.12, “电化学法研究常温常压合成氨的动力学和机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03007)

  • [4] 2010.1-2012.12, “电化学沉积纳米多孔锡合金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09BM012)

  • [5] 2013.10-2015.10, “基于氧化还原电位(ORP)原理的有效氯检测技术研究”,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6] 2009.10-2011.09, “电解压舱水对环氧涂层腐蚀防护性能的影响”, 青岛双瑞防腐防污工程有限公司

  • [7] 2012.10-2014.10, “常温常压电化学合成类金刚石B2O的研究”,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F1209)

  • [8] 2003.03-2004.03, “腐蚀性微生物新陈代谢特征和生命曲线的测量”, 中国船舶重工业公司七二五研究所项目

【科研成果】

  •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01篇,其中科研论文51篇,SCI、EI收录论文40篇。教研论文50篇,其中CSSCI收录10篇。近5年发表论文:

  • 2018年

  • [7] X.-T. Guo, J. Zhang, J.-C. Chi, Z.-H. Li, Y.-C. Liu, X.-R. Liu, S.-Y. Zhang, Efficient dehydrogenation of formic acid-ammonium formate over Au3Pd1 catalyst. Int. J. Hydrogen Energy, 2018, accepted. 

  • [6] J. Zhang, X.-T. Guo, G.-Z. Liu, S.-Y. Zhang, A surfac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3-aminophenylboronic acid)/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nano-composite for electrochemical detecting of epinephrine,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Materials for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2018, 91: 696-704.[二区,IF:5.080]

  • [5] 王广振,王文亮,高欣,张树永,导致冰面极低摩擦系数的原因:研究进展及模型分析,大学化学,已接受。 

  • [4] 李晓宇,刘珂,张树永,火锅中的科学:用非稳态传热模型计算食物加热时间,大学化学,2018,已接受。 

  • [3] 张树永,朱亚先,全面理解和落实《化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国大学教学,2018,已接受。 

  • [2] 张树永,朱亚先,张剑荣,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与实施建议,大学化学,2018,已接受。

  • [1] 张树永,朱亚先,新时期我国高校化学类专业建设的挑战与对策,中国大学教学,2018,3:25-29.


  • 2017年

  • [8] J. Zhang, J,-P. Zhou, X.-H. Dai, G.-Z. Liu, S.-Y. Zhang, Electrochemical preparation of two nanostructured poly(sulfosalicylic acid) film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y and properties for the selective sensing of dopamine: comparative study, Mater. Sci. & Eng. C Mater. Bio. Appl., 2017, 77: 151-158. [二区,IF:5.080]  

  • [7] 张树永,侯文华,刁国旺,物理化学教学研究会第三次会议纪要,大学化学,2017, 32(9): 1-4. 

  • [6] 齐维琳,韩绪爽,陆博,张树永,与雾霾相关的物理化学现象辨析,化学通报,2017, 80(10): 971-974.

  • [5] 张树永,利用课程论文提升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效果,化学教育, 2017, 38(10): 10-13.

  • [4] 张树永, 非化学类专业化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路与重点浅释,高等理科教育,2017, 2: 84-89.

  • [3] 张树永,朱亚先,王玉枝, 我国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评估标准建设进展及未来工作重点浅议,中国大学教学,2017,4:51-55.

  • [2] 张树永,侯文华,刁国旺, 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物理化学相关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建议,大学化学,2017, 32(2): 9-18.

  • [1] 张树永,朱亚先,浅议基于学科思维的化学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课程内容编排,大学化学,2017,32(1): 9-14.

  •  

  • 2016年

  • [10] J.P. Zhou, J.Zhang, X.-H. Dai, X. Wang, S.-Y. Zhang, Formic acid-ammonium formate Mixture: A new system with extremely high dehydrogenation activity and capacity, Int. J. Hydrogen Energy, 2016, 41(47): 22059-22066.【二区,IF:4.229】

  • [9] X.-H. Dai, J. Zhang, X.-J. Pang, J.-P. Zhou, G.-Z. Liu, S.-Y. Zhang*, Ferrocene-enhanced PVC coated electrode for potentiometric detection of total residual chlorine in simulated ballast water, J. Electroanal. Chem., 2016, 760:158-164. 【三区,IF:3.235】

  • [8] 林亚男,张冲融,董文浩,张树永*,溶液反应机理与动力学-2:影响因素与一般性动力学方程,化学通报,2016,79(12): 1204-1208.

  • [7] 赵留鹏,张树永*,毛细上升公式的推导方法及其在方形毛细管中的应用,大学化学,2016,31(11):83-88.

  • [6] 林亚男, 张冲融,董文浩,张树永*,溶液反应机理与动力学-1:经典处理方法及其问题分析,化学通报,2016, 79(11):1097-1101.

  • [5] 孔令然,张树永*,碳氧化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特殊关系的理论解释,大学化学,2016,31(10): 84-88.

  • [4] 张树永,张剑荣,陈六平,化学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进展、趋势与重点,大学化学,2016,31(9): 1-6.

  • [3] 张树永,试论提高物理化学教学层次的设计与实施-以溶液电导为例,第六届高等学校物理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pp.17-22.

  • [2] 张树永,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幅度设计与工作实施思路,中国大学教学,2016,6:66-70。【CSSCI】

  • [1] 牟钰清,林亚男,张树永*,枪虾攻击过程的物理化学原理辨析,化学通报,2016,79(7): 672-675. 

  •  

  • 2015年

  • [9] X.-J. Pang, J. Zhang, G.-W. Qi,X.-H. Dai, J.-P. Zhou, S.-Y. Zhang*,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Reinforced Porous Iron Oxide as a Superior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J. Alloy Compd., 2015, 640:8-14.【二区,IF:3.779】

  • [8] X.-J. Pang, C.-H. Tan, X.-H. Dai, G.-W. Qi, S.-Y. Zhang*,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Sn-Sb-Co Alloy Film An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via Post Electrodissolution Treatment, J. Appl. Electrochem., 2015,45(2):115-122.【三区,IF: 2.262】

  • [7] 张树永,多重举措助力英才计划--山东大学“中学生英才计划”,中国科技教育,2015,11:16-18.

  • [6] 鲁卓群,张树永*,化学反应动力学在有机合成条件优化中的应用,化学教育,2015,36(20):79-81. 

  • [5] 张树永,王新平,侯文华,物理化学教学内容研究交流研讨会纪要,大学化学,2015, 30(3): 88-91.

  • [4] 孙燕,庞新晶,张树永,关于油/水界面张力及无机盐对液-液铺展影响的讨论,大学化学,2015,30(2): 74-77.

  • [3] 张树永,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推进课程及教学效果建设,中国大学教学,2015,3:44-58.【CSSCI】

  • [2] 张树永,袁梅,如何撰写高水平的《大学化学》教学研究论文,大学化学,2015,30(1): 10-15.

  • [1] 朱亚先,张树永,陆靖,“化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与解读,中国大学教学,2015,2:31-33.【CSSCI】

  •  

  • 2014年

  • [5] X. Wang, G.-W. Qi, C.-H. Tan, Y.-P. Li, J. Guo, X.-J. Pang, S.-Y. Zhang*, Pd/C catalyst with high turnover frequency for hydrogen generation from the formic acid-formate mixture, Int. J. Hydrogen Energy, 2014, 39:837-843. 【二区,IF: 4.229】

  • [4] 王家成,张树永*,NO氧化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负相关原因的讨论,大学化学,2014,29(6): 55-58.

  • [3] 张树永,王玉枝,苑世领,国内外高校化学专业师资队伍状况的比较与对策研究-高等化学教育咨询评议项目系列之三,大学化学,2014,29(3): 9-12.

  • [2] 张树永,王玉枝,苑世领,国内外化学专业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探索--高等化学教育咨询评议项目系列之而,大学化学,2014,29(2): 14-19.

  • [1] 张树永,本科化学类专业特色培养方案的构建策略浅议,中国大学教学,2014,4:48-51. 【CSSCI】

  •  

  • 2013年

  • [8] C.-H. Tan, G.-W. Qi, Y.-P. Li, J. Guo, W. Wang, D.-L. Kong, H.-J. Wang, S.-Y. Zhang, Performance of Sn-Co alloy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by electrochemical dissolution treatment, J. Alloy Compd., 2013, 547: 206-211【二区,IF:3.779】

  • [7] J. Guo, Y.-Y. Gao, C.-H. Tan, Y.-P. Li, S.-L. Zhao, L.-Z. Bai, S.-Y. Zhang, Study on the oxidation enhancement of formic acid and fomate blended fuel solution on Pt catalysts, Fuel Cell, 2013 13(2):167-172. 【三区,IF:2.149】

  • [6] Y.-P. Li, C.-H. Tan, G.-W. Qi, J. Guo, X. Wang, S.-Y. Zhang, Decanoate conversion layer with improved corrosion protection for magnesium alloy, Corros. Sci., 2013, 70: 229-234. 【一区,IF: 4.862】

  • [5]C.-H. Tan, G.-W. Qi, Y.-P. Li, J. Guo, X.-Wang, D.-L. Kong, H.-J. Wang, S.-Y. Zang, The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porous Sn-Ni alloy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prepared by electrochemical dissolution treatment., Int. J. Electrochem. Sci., 2013, 8(1):1966-1975.【四区, IF:1.369】

  • [4]张树永,吴臻,胡金焱,陈炎,创建“三制四性七化”模式 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中国高等教育,2013,22:37-39【CSSCI】

  • [3]刘旭青,张树永*,碱金属单质还原能力与还原活性顺序差异的讨论,大学化学,2013,28(3): 55-60.

  • [2]张会杰,张树永,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其特点,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29(2): 81-89.【CSSCI】

  • [1] 张树永,李英,苑世领,郝京诚,物理化学研究型教学的系统构建与实践,大学化学,2013,28(2): 11-14. 

【所获专利】

  •  [1] 瓶装捆扎器或筒装捆扎器,专利号:ZL 2003 3 0106342.9
  • [2] 一种无铬达克罗涂料, 专利号:2008100153694
  •  

【联合培养情况】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情况:

    崔龙飞(1999届);李红娟(2000);杨涛、杜强、冷莲(2001);孔燕、李文荣(2002);李坦(2003);邱日、黄贝贝(2005);傅婕、王超(2006);庄洁、张笙笙,范建都(2007);李光兰、李善义、周翠英、张继超(2008);耿倩、康彪、李婧、庞松(2009);张晓雷、刘鹏、苗本甫、高继超(2010);白丽珍、赵慎龙(2011);毕鹏程、陈文龙、李秋珵、于雪(2012);林建送(2015);杨桐(2016);迟建超(2017);吕丹、张洪源、余家逸(2018届)

培养研究生情况:

    毕业博士: 已毕业博士2人:2012届:高艳艳;2013届:谭春晖;

    毕业硕士: 已毕业硕士19人:2003届:吴良专;2004届:张作山、张秀云;2005届:孔燕;2006届:张博、赵晓慧;2007届:魏昂、王清静;2008届:张颖、王红军;2009届:杜颖颖、杨晓晖;2010届:路丹花;2013届:李业萍、郭静;2014届:王鑫;2015届:庞新晶;2016届:代小惠;2017届:周均平。

  • 在读研究生情况

        博士生 2014张娟

        硕士生 2016级 郭晓彤;2017级李志辉;2018级张雅宁。

  •                    

    【拟招收研究生情况】

    • 每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2名。

    •  

    上一条:韩书华 下一条:李洪光

    关闭

    Copyright © 2018 www.chem.sd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网站管理]
    电话:0531-88364464 传真:0531-88564464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院长信箱:yuanzhangmail@sdu.edu.cn